校属各单位:
根据河南省民族宗教委办公室、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河南省高校民族宗教理论知识网络答题活动和主题演讲征文比赛的通知》(豫民宗〔2025〕26号)安排,决定组织参加民族宗教理论知识网络答题活动和主题演讲、征文比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全省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宗教理论知识网络答题活动
(一)竞赛办法
活动采取网络答题方式进行。活动时间为:2025年10月27日0时至11月2日24时,参与时间7天。参赛人员在参与时间段内利用电脑、手机登录活动官方网站地址:https://hnjingsai.cn,根据网页提示进入答题。在参与时间内可重复答题,答题时间为40分钟,采取倒计时制;答题过程中关闭答题页面或放弃答题,不影响计时;计时结束,系统自动提交试卷。
(二)试题内容
试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其中单选题20道、多选题10道,范围主要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宗教理论知识手册》《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知识读本》。
(三)参加对象
2025级全体新生,2025年新进教师,专兼职辅导员,各二级党委、总支(支部)统战委员,鼓励其他年级学生和教职工参加。
(四)活动要求
2025级新生网络答题活动参与率须达到100%。
(五)奖项设置
本次网络答题活动设置校级奖励,其中优秀组织奖1个,用于表彰组织工作出色的集体;个人奖项设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若干。
二、全省高校“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演讲比赛
(一)比赛内容
本次比赛以“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为主题,以演讲为展现形式,题目自拟。演讲内容要紧扣主题,围绕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做到主题突出,观点新颖,内容积极向上,思想性强。
(二)参加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三)比赛安排
10月8日前由校团委组织开展校内评选,同时选拔推荐1名选手参加全省复赛(往届获奖选手不再报名参赛)。
(四)奖项设置
本次演讲比赛设置校级奖励,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
三、全省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征文比赛
(一)征文内容
用手中笔写心中话,通过分享中华民族一家亲感人故事,身边人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真实事例,抒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实情感等,多角度弘扬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铸牢全省高校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章要注重增进共同性,聚焦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优秀文化等,体现思想性、时代性,主题突出,真实生动,有感染力。
(二)作品要求
按管理干部、教师和学生三个组别征集作品,作品须为原创首发,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2500字以内,学生作品原则上应有1名指导教师。
(三)比赛安排
10月15日前组织开展校内评选,并择优向上推荐管理干部和教师两个组别各1篇、学生组3篇。
(四)材料要求
1.提交材料
主题征文作品(格式见附件1)、作品承诺书(见附件2)。承诺书由参赛人员和指导教师签字后,以“推荐单位+参赛人员+承诺书”命名。
2.提交说明
请于10月15日前将以上材料通过OA发至党委宣传统战部周凡,联系电话:0371-65821019。
(五)奖项设置
本次征文比赛设置校级奖励,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宣传动员。各单位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理论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生动讲述感人故事,厚植思想根基。
(二)明确分工,广泛动员落实到位。各单位要加强宣传引导,精心策划组织,积极发动广大师生广泛参与。
(三)强化指导,营造氛围确保实效。各单位要以系列活动为契机,不断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渠道,积极营造校园民族团结进步良好氛围,持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形成长效。
附件:1.主题征文比赛文稿模板
2.主题征文比赛作者承诺书
党委宣传统战部
2025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