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成长与家乡发展紧密结合,返回家乡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测绘地理信息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大学生参加“向基层报到”活动,鼓励测绘学子在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等关键领域展现青春作为、贡献青春力量,努力成为推动基层发展的排头兵和生力军。
24测量1班陈喆
陈喆同学在暑期参加了家乡-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七里营镇开展的毛里塔尼亚学习中国减贫经验研修班考察活动。活动前期,他和其他大学生志愿者们一起早早投入筹备工作中,他们仔细清扫场地,逐一检查物资,反复确认流程细节,从环境整理到环节衔接,每一项都力求周全到位。汗水浸透衣衫,却挡不住他们认真的劲头。活动期间,在毛笔书法体验区、传统戏曲展示区等各个场景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时而耐心引导参观路线,时而细致解答疑问。每个人都各司其职、默契配合,用高效的行动保障着活动的顺畅推进,成为现场一道充满活力的青春风景线。陈喆谈到:“在实践中,我发现乡村发展需要新鲜血液,文化传承需要创新思路,特色产业需要品牌建设,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大学生大展拳脚的天地。我开始主动了解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和同学探讨如何用所学专业助力乡村建设。这段经历也让我明白了,青年的成长从来不是逃离家乡,而是与家乡共同成长。”



24测信2班姚乐
姚乐同学的家乡是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当他得知家乡敬老院正在招募志愿者时,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其间,他化身成为贴心的“生活小助手”,认真细致地为老人整理房间,将杂乱的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把床铺收拾得干净整洁。姚乐还十分注重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在敬老院开设了一个读书角,为老人读书念报。从时事新闻到历史故事,从养生知识到趣味笑话,他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他还主动承担起了为老人剪头发的任务,凭借着认真的态度和细心的操作,努力为每一位老人剪出满意的发型。除了这些日常的陪伴,姚乐还主动参与到老人们健康档案的整理工作中,仔细核对每一份档案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同时,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组织能力,为筹备即将到来的敬老院联欢会出谋划策。姚乐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我对‘敬老’产生了全新的认识。这里有最真实的晚年生活,有最质朴的情感表达,也有需要年轻人关注的养老需求。未来会带动身边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用爱和行动传递温暖,让更多的老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24测信1班田嘉瑞
田嘉瑞同学在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委社会工作部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其间,她负责整理、发放材料,还参与策划、开展公益活动,其中包含针对非法改装电车的安全宣传,以及对“四代同堂”这类大家族的治理引导。田嘉瑞在整理针对非法改装电车的安全宣传内容时,发现整理材料绝非简单的信息堆砌,而是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用他们熟悉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宣传内容,这样群众才能看得懂、愿意看,安全知识才能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入行。在发放宣传页时,她和其他志愿者没有局限于传统的发放方式,而是联合交警、社区网格员,将宣传阵地延伸到菜市场、小区门口等人员密集场所。在咨询点,他们一边通过实物展示、案例讲解等方式,向居民直观呈现非法改装电车的安全隐患,让大家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边耐心地为居民登记车辆信息,提醒他们定期检查车辆,确保出行安全。在引导“四代同堂”这类家族矛盾的过程中,她深刻体会到不仅要熟悉相关政策法规,更要耐心倾听各方诉求,从情、理、法多个角度进行沟通和协调。田嘉瑞谈到:“这段暑期社会实践经历,让我明白社会工作不像那些伟大的发明创造,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不像那些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被人们传颂千古。它的价值,往往藏在那些看似平凡、琐碎的小事里,在每一份被看懂的材料、每一次被化解的纠纷、每一个因我们的努力而多一分安稳的家庭里。”



24摄测2班栗胚贺
栗胚贺同学在暑期报名参加了家乡-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组织的平安建设综合治理夜间巡逻活动。他介绍道,巡逻队伍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以及像他这样的返乡大学生组成。每当夜幕降临,巡逻队的队员们身着统一的巡逻服装,佩戴着醒目的标识,在社区的大街小巷以及重点区域进行巡逻。巡逻过程中,大家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用敏锐的目光认真观察周围环境,确保社区的安全。同时,他们还积极履行着安全知识宣传员的职责。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宣传防火、防盗、防诈骗等安全知识,耐心解答居民的疑问,分享一些实用的安全小贴士。栗胚贺表示:“在巡逻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为家乡安全稳定所做出的贡献,那种成就感和责任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我深刻认识到,平安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为家乡的平安努力,我们的家乡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