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切实保障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有效预防心理危机事件,提升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和综合素养,现将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示如下:
一、开展新生心理适应教育
新学期伊始,各学院要重点面向2025级新生开展心理适应教育,通过组织心理健康主题讲座、团体辅导工作坊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新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帮助新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与人际交往技能,助力其顺利融入大学学习和生活。
二、加强顶岗实习学生心理支持
各学院要关注顶岗实习学生群体,着力做好就业与升学过程中的心理支持工作,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就业经验交流以及专升本心理调适专题活动,帮助学生缓解毕业焦虑,应对人际变化与校园离别情绪,协助顶岗实习学生积极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以健康、积极的状态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
三、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普查
为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心理健康中心将开展2024级、2025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各学院要结合普查结果,通过个别访谈、日常观察、宿舍走访、任课老师反馈等途径,建立“一生一档”心理成长档案。各学院辅导员要将以上访谈、走访、观察结果在心理健康信息管理系统中予以记录并上传,如果有需要上报的案例请在系统中上报。各学院要加强对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及宿舍心理信息员的危机识别培训,要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的前哨作用,要发挥二级心理辅导站抓手作用,严格执行心理健康月报与周报制度,确保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
四、优化心理咨询与服务供给
心理健康中心已开通24小时心理热线电话15516931252,将持续确保心理咨询热线、网络预约平台等渠道畅通,及时响应学生求助需求;将持续优化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服务,对重点学生实施“一案一策”精准帮扶,协同学院、家庭共同制定干预方案,增强干预实效。各学院要依托二级心理辅导站、辅导员为学生提供初步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要依托学生队伍,组织开展心理减压、优势赋能、韧性培养等主题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
五、推进心理健康宣传教育
心理健康中心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渠道作用,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增强课堂实效性和吸引力。利用中心网站、微信公众号“水环心语”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积极营造包容、支持、向上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
六、工作要求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新学期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积极与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中心等部门协作,开展相关活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注重工作总结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工作中如有典型做法或成功经验,请及时总结并报送心理健康中心。
学生工作部  心理健康中心
2025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