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组精准数据都是写给祖国的情书,每次隧道贯通都是测量人最浪漫的告白。”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2021届毕业生范亚强的朋友圈里这样写着。6月28日,刚刚结束一天工作的范亚强,又开始了紧张备赛,他要代表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参加即将进行的中国中铁集团的测量竞赛。
毕业四年间,这位00后测量员从技术新锐已经成长为团队核心。前阵子,他入选2024年度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人物,被问及就业的诀窍,范亚强笑了笑,“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自然工作就能做好。”
高考时,因为对测量感兴趣,范亚强报考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入校后却发现,专业和测量并没有太大关系。得知学校要举行测量大赛,他赶紧报了名。通过自学测量规范和计算,通过了初选。自那之后,他便与测量仪器结下不解之缘。
测量仪器重、测量过程消耗体力大,范亚强五点半便起床跑步,增强体能。水准、导线、计算、画图……从早到晚,他将努力、认真刻在心头,反复实操,几乎整天“泡”在测量实训场里,经常一待就待到实训场熄灯。“不停练,不停测,要让误差缩小在1个毫米内,看似微小的数据误差,也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范亚强说,测量既要精度也要效率,全站仪对准、整平操作,一开始需要3~5分钟,他硬是练到了30秒内完成。
“业精于勤嘛,上学时,老师就常说,测量精准就是在日复一日的反复训练中才能掌握。”校园里,范亚强的生活“三点一线”,课堂理论求甚解,实训基地练绝活,技能赛场砺锋芒。在校期间斩获省部级技能竞赛4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用磨出老茧的双手校准出通向梦想的坐标。

2022年,范亚强入职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测量试验分公司,也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首场“大考”——福州滨海快线海下隧道工程。
“第一次上项目,心里是胆怯的,害怕在校园测量和施工现场不一样。”面对两条总长10公里的沙层淤泥段隧道,当时还是实习生的范亚强不免有些担心。在老师傅的带领下,范亚强一天就弄清楚了相关操作。第二天,上手测量,数据准确,在校练就的扎实基本功让范亚强信心倍增。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潮湿闷热的盾构井里,他和测量团队不断创新测量方法,工作服上凝满了盐霜,仪器箱里的观测手簿也摞成了小山。当“双龙”贯通时,对接误差仅有3毫米,一举刷新了行业纪录。
项目结束,范亚强转战广州南沙深江铁路穿海隧道项目,站在了挑战中国海底隧道最深记录的新起点。“比之前隧道施工条件更艰苦,在106米深的海底,压强和复杂地质条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范亚强和同事们,将北斗定位与惯性导航技术深度融合,最终实现了毫米级实时形变预警,200多个日夜的坚守下,精准完成了测量任务,绘制出穿越琼州海峡的精准脉络。
在范亚强心里,精测测量之路没有终点。“我要继续学习、继续磨炼,争取无限接近零误差。”